在美丽的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第一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相遇。鲁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跨越5000公里的距离,从胶东湾畔来到达瓦昆大漠边缘,与孩子们共聚一堂,以“红色课堂”“文化润疆”“推普筑基”“地理探秘”“科学课堂”五个模块,共画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心圆,构建起“五维同心”的特色支教课程体系,用知识与爱心编织起心连心的鲁喀情。
红色课堂,厚植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在解放和独立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红色文化构筑成了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例如承载着中华各族人民热烈爱国情感的长征文化就是广大中华儿女的灵魂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张露发挥专业优势,创新红色宣讲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以“长征路上的小战士”为主题,讲述了“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半碗青稞面”等感人故事,引导孩子们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价值,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让民族团结的幼苗在心中茁壮成长。
文化润疆,塑造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凝聚各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鲁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认识孔子、国宝寻根、甲骨文探秘、书法与篆刻艺术体验等,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史专业研究生牟明伟以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回国之旅为引,从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讲到近年来中国文物被各国陆续归还,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力量崛起的震撼;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张梓琪采用“动物园里有什么”的抢答游戏,教会孩子们认识和书写“牛”“羊”等甲骨文字,结合仓颉造字、活字印刷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汉字的起源、变化与发展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的同时,也塑造了文化自信的温床。
推普固本,促进语言共融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援疆的基础性工作。支教团精心设计了普通话快速提升课程,采用发音示意图、归类表、发音方法口诀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们逐一攻克发音难关。课堂上,支教团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三字经》朗读比赛,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诗词接龙游戏;在课堂外,支教团用普通话与学生共话家常、畅聊兴趣,在日常点滴中细心观察、耐心指导,让标准的普通话在校园内悠扬回荡。
地理探秘,播种家国情怀
经天纬“地”,“理”传天下,地理课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优质载体。为了让当地学生对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有更具象化和更深刻的认识,支教团特别开设了“特色地理研学——地理的奥秘”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沉浸式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从繁华海滨探索到广袤边疆的地理奇观,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各地不同自然地理特征孕育出的丰富人文地理特征。支教团以新疆棉花产业从小到大、名震全国、走向世界的案例故事和新疆三文鱼产业从无到有、后来居上的案例故事,赞美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传颂新疆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孩子们在为家乡骄傲的同时,将家国情怀的种子埋在心田。
科学课堂,点亮强国梦想
国家科技硬实力对于民族自信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支教团特别设计了《发射水火箭》科学实验课程,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发射水火箭、深入理解科学原理。课程中,支教老师以鲁东大学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团队攻坚克难助力海上卫星发射的故事,引申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的圆满实施等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强劲势头。二年级的穆斯塔帕同学悄悄告诉支教老师,说长大后想当一名宇航员,四年级的雅科普江在给老师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开着国产大飞机C919从新疆喀什飞到山东烟台……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课点亮了孩子们的科技强国梦。
一次支教行,一生新疆情。支教团在两个周的支教过程中与岳普湖县一小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孩子们的多才多艺、热情奔放深深感染着支教团成员,鲁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也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难忘的一笔彩色回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有爱者,终得以平山海,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让支教团与孩子们心手相牵。
队长张梓琪表示,“此次教育援疆实践活动,最受教育的是支教团的全体研究生。这次社会实践就是一堂最鲜活的思政课,是‘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研究生实践教育理论的一个具体案例,也是青年学生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深刻探索。”
(大众网记者 姜申涛报道)